时间:2019-09-17 02:41:42编辑:admin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为除去项羽更是不惜代价,现在项羽已死,刘邦心中真可谓乐不可支,怎么可能有伤痛之情呢?既无伤痛之情,刘邦怎么可能为项羽一洒伤心之泪呢?所以,刘邦哭祭项羽,绝非伤痛,而是作秀
络配图
《史记·汲郑列传》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郑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亲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项羽死后,郑君归降了刘邦后来,刘邦下令,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既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汉时习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称其字“羽”,则要恭敬得多;如果称“项王”,那当然更是尊敬了
可是,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从不称“项籍”要么称“项王”,要么称“项羽”,郑君这样做显然是坚守自己作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
于是刘邦下令,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郑君虽然为此断了仕途,病死家中,但是,他始终不愿以蔑称项羽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可钦可敬!我们可以拿这件小事和刘邦在项羽死后为项羽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哭祭项羽一事相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的虚伪此事不仅说明了刘邦的虚伪,而且还说明了刘邦对项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狭隘项羽已经自杀,刘邦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但是,刘邦对项羽仍然耿耿于怀,非要原项羽的部下提到项羽一律蔑称之,不许尊称之
络配图
刘邦以哭作秀,并非仅此一例
汉二年(公元前205)刘邦一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了三场(“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刘邦为什么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
第一,向天下诸侯发文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
,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
第二,号召天下诸侯随从自己讨伐项羽(“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作为自己东伐项羽的原因
可见,刘邦哭祭义帝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讨伐项羽是要为义帝复仇,诛杀以臣弑君的元凶项羽刘邦不是个军事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真理他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楚汉战争”中抢占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以便利用这个制高点打赢这场战争因此,刘邦此哭,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为自己消灭项羽捞取政治资本
络配图
项羽一生英气逼人,绝少流泪,唯一一次例外,是“霸王别姬”: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如果将项羽这唯一的“一哭”和刘邦的哭祭义帝、哭祭项羽这“两哭”做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羽是为情而哭:项羽败亡之前,只与美人虞姬哭泣而别,表现了西楚霸王柔情万种的另一面因为项羽和虞姬此别乃生死之别,从此,霸王出逃,虞姬自杀,永无相聚之日
也许这也是做贼心虚的一种表现,在鸿门宴上项羽没能杀死刘邦,才有了后来的乌江自刎现在刘邦虽已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胜利,可是还是需要一点手段以掩盖自己的罪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瓜分非洲的后果是什么
在当今时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更在经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中国投资界一直密切关注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致力于挖掘那些具有卓越才华、独特风格与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名家。
这些艺术名家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深耕细作,以敏锐的洞察力、精湛的技艺和无限的创造力,创作出了无数令人赞叹的艺术佳作。他们的作品不仅承载着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更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无论是绘画、书法、雕塑还是其他艺术形式,他们都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
中国投资界鼎力推荐这些艺术名家,不仅是对他们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基于对艺术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艺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投资价值的艺术作品备受关注。这些艺术名家的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稀缺性,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潜力股”。
本次宣传报道,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艺术名家的创作历程、艺术理念和代表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力量。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应有的关注与认可,为艺术投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机遇。
顾士忠 ,自幼受传统教育家庭影响较深,童年开始临研,倡导“习古而不泥古”。书画艺术不负始命,博取众长,探索进取,书、画、诗、刻终自成风格,可双手敬书。书法风格“沉稳键放,厚朴劲挺,雍容圆润,大气浑然,豪放而沉实,遒劲逸婉秀”,被誉为“德艺双馨,匠心艺术家”。山水画追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文学院艺术研究会,国画导师(清·吴观岱弟子)徐北汀大师入门。